文章资讯  >  干货篇  >  文章:备考CFA、找实习,时间不够用?如何将一天变成72小时!

备考CFA、找实习,时间不够用?如何将一天变成72小时!

发表时间:

考Final、考CFA/CPA、找实习/工作,时间不够用?关于高效学习,本人在过去一年的时间有些经历和心得。


2015年,新开了一家公司,前期就两个人,要处理的事情千丝万缕。同时因为人情关系,还担任另一家上市公司顾问,差不多10个月的时间里,工作量相当于正常人的3倍。


但就在这10个月的时间里,除了处理好两份工作之外,我写完了自己的新书并且出版,并且完成了一份差不多10万字内部资料的80%工作量。因为工作需要,还零基础开始自学了前端知识,熟悉了bootstrap框架,完成了公司两个网站的大部分前端工作(当然水平肯定一般),并且从零开始自学python,目前已经能用它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。


这样的经历对大牛来说可能不算什么,但对两年前的本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。这个转变过程不展开,下面是个人感悟出来的一些心得。

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,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拆解为4个方面:


动机:你为什么要长时间高效学习?


身体:你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身体机能去支撑。


方法:如何长时间?如何高效?


反馈:给你的学习增加一些反馈机制。


动机

有太多人喜欢一开始就给自己的行动找一个宏大的动机,比如“我要做更优秀的自己”诸如此类。这种抽象的动机,是很难真正让一个人长时间坚持学习的。因为这种动机很难找到好的评判标准和反馈机制:做更优秀的自己,到底怎样算更优秀呢?


假若是这种动机,你发现一旦开始之后,就是一个完全看不到目的地,很快你就会沮丧地放弃。还有一种情况,我们之所以要高效学习,是“被逼”的。比如很多人喜欢在deadline前几天开始拼命,又比如很多学生在考试前一周开始刷夜,都属于这种情况。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短时间爆发后更加猛烈地放纵自己。


我们要的不是1天,1个星期的长时间学习,而是希望能让自己具有大阶段范围内“长时间高效学习”的能力,这种能力,如果你找不到内心真正认可,真正能打动你的动机是很难的。


个人认为,好的学习动机应该是:具体化、长短结合、并且和自身需求相结合的。


具体化:

不要再用无法衡量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动机,而是让它具体化。

“做更优秀的自己” → “我要跳槽到Google去工作” 


动机具体化了,我们才能找到评判的标准,给自己建立反馈机制(这点在后面会详细说)。比如“我要跳槽到Google去工作”,大体可以分解成下面的样子:


a、了解Goolge的岗位需求,以及自己想要应聘岗位的详细要求

b、学习xxx语言和xxx技术,使自己打到Google的招聘要求

c、认识xxx朋友,给自己争取内推机会

d、……


如果再详细一些,上面每个子项还可以继续拆分。


具体化之后最大的好处是:你非常明白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,你应该做什么事情,以及这些事情你进展到什么阶段了。“长时间高效学习”是个没有终点的“无限”过程,具体化动机相当于给这个过程设定方向,埋下路标,让我们不会迷路,能够坚持走下去。


长短结合:

上面说到了动机(或者说目标)的拆分,我们应该将整体目标拆分成不同的大小目标,根据完成目标的时间周期以及难度,设定长期目标、中期目标、短期目标。


就我个人而言,有段时间每天除工作外保持最少5个小时的高效学习,当时我给自己设定的一个整体目标是:我一定要在2015年出版一本自己的书。我便根据这个整体目标给自己确定了不同的周期目标。


6个月周期:完成新书第一稿的写作

第1个月:准备期

第一周:基础资料搜集整理

第二周:确定新书整体框架结构

第三周:与出版社/业内专家沟通,整理反馈意见

第四周:确定新书整体框架结构

第2个月:完成章节1-2初稿的写作

第1周:完成章节1初稿写作

第2-4周:完成章节2初稿写作

……


实际的目标设定表会比这个更详细一些,限于篇幅不再展开。
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: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,回来的时候总觉得比去的时候快一点。其实路程是一样的,时间也差不多,唯一的区别就是回来的时候我们知道“目的地”在哪里。未知让人恐惧和放弃,但一旦我们知道自己要做到哪一步,就会轻松很多。


和自身需求结合


和自身需求结合,是说动机最好和你最想要的、最需要的东西结合起来。


很多人将自己难以坚持归因为“自控力不够,意志力不够”。这个结论既对,又不对。每个人的意志力千差万别,其实大部分人意志力都是一般的,可同样很多人也能做到同样的事情。并且提高意志力,应该是更复杂的一个问题,需要更漫长的时间。


就事论事,我们要解决的是:平凡人如何做到?一个推荐的方法就是和自身需求相结合。


“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” → “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,然后去xx公司工作”就和需求结合了。


“每个月阅读一本书”→“每个月阅读一本书,然后发书评到豆瓣和朋友圈去接受敬仰的目光”就和需求结合了。


要想清楚,你想要什么呢?什么是最吸引你的?

身体

很多时候,阻碍我们坚持下去的不是我们的意志力,而是我们的身体。一学习就犯困,看书2个小时就头痛,天天下班后就没有精神不想学习,这时候硬逼着自己去学习,效果肯定不会好。


我是在工作最为繁忙,休息时间最少的那个阶段开始启动晨练计划的。每天再困也好,7点左右准时起床,然后到家里附近的体育场去跑步。出一身汗,然后散步回家。洗澡,吃早餐,上班。


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,说实话,迎着阳光跑步的感觉真的很好。当感觉到汗液从身体内部奔涌而出之后,所有的压力、疲惫和负面情绪都好像跟随而去了!坚持一个星期后,我便发现虽然自己睡眠时间虽然减少了,但是睡眠质量却大大提高,整个精神状态反而上去了。


运动不仅可以让你更加健康,同时也会增强你的专注力。


方法

方法方面,主要聚焦两个方面:一个是长时间,一个是高效。


先说高效。


方法1:总分总式学习


所谓总分总式学习,就是先对学习主题要有个整体的概念,然后再去学习每一个细节,贯通细节后再组合成整体。


以看书举例,我的习惯是先看一遍目录,然后用Mindnode将整本书的脉络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来。


看完目录后,以囫囵吞枣的方式快速将整本书过一遍。这个过程让我建立起对整本书的认知。


最后是精读。将内容划分主次,次要内容迅速搞懂,重要内容扎进去,一定要吃透。


这种学习方法,前面速度会比较慢,但越到后面速度越快。重要的是,我们是先带着整体的概念,再去了解细节。


就个人感受而言,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:让我能够读完一本书。在这之前,很多书其实看到三分之一,看到一半就放弃了。这样整体概念也没建立起来,只学到支离破碎的知识,效果是最差的。


方法2:学了就用,学练结合


古人说“学以致用”,现代人说“学习和实践相结合”。个人觉得,边学边练还有个很大的好处,就是让我们马上得到学习的反馈,看到学习的成果。而这些反馈和成果,能够大大提高我们学习的乐趣,使得我们更容易将学习的过程坚持下去。


比如我在刚学习Html的时候就是这样的:每学会一条语句,马上就会新建一个文件,手动敲如刚学会的代码,然后查看代码的效果。


blob.png


(学习bootstrap期间的部分练习文件)


看书,就要画思维导图,写书评。学编程,就要边学边写代码。学了就用,让我们对理论有感性的认识,让我们更轻松地将学习本身坚持下去。


再说长时间。


打扰我们长时间专注学习的最大因素就是一些坏习惯。比如说刷微博或者刷朋友圈,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一种“病”。没事就喜欢时不时拿出手机,刷一刷,不刷就浑身都不习惯。

  

如果我们能克服这些坏习惯,进入到专注学习的节奏,后面再坚持下去就会变得容易很多。这个过程,一开始会比较痛苦,但坚持大概一两周的时间,就会养成习惯。


一开始的时候,比较好的方法是找一个人来监督自己。比如我把手机交给老婆保管,杜绝在学习的时候刷朋友圈。


一个多星期下来,进入到学习状态后,我就忽视手机的存在了,纯粹就是一种惯性。


最后,长时间学习绝不意味着中间不能间断,学习30分钟就让自己适当的休息一下,现在流行的所谓“番茄工作法”,原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。


 反馈

我一直认为,坚持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反馈(奖励)机制。这种机制,其实就是把你喜欢做的事情、你想要的物件等等和相对“痛苦”的学习挂钩起来,赤裸裸地刺激自己去学习。


之前特别想给自己换一台最新版的Macbook Pro,当时便定了一个目标:如果自己能学会简单的前端,就给自己奖励一台Macbook Pro!


还是物质刺激足够强烈,我花了一个星期就基本掌握了基础的Html用法,又花了一个星期基本掌握了bootstrap的简单使用。不到一个月,Macbook Pro抱回家。


这种感觉真的很爽!


通过这个办法,我陆续给自己购置了Macbook Pro,Surface Pro4,iPad air2以及Apple Watch。充分满足了自己购物欲望的同时,我出版了一本书,学会了html、js、bootstrap、python。并且因为这些技能而多赚到的钱,其实远远超过花费的费用。


这种良性循环,让我更有动力学习了!


所以想把学习坚持下去,就不要让自己过得那么苦逼。学了就要奖励,完成小目标就小奖励,完成大目标就大奖励。


通过上面介绍的方法,本人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。而当你习惯了这种节奏后,你会上瘾,你会真正爱上学习!这个时候,不学习反而让你痛苦了。


友情链接

loading图
融跃教育官网信用认证

CopyRight @ 2009-2020 河南融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9038号-5

CopyRight @ 2009-2020 河南融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9038号-6

CopyRight @ 2009-2020 河南融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9038号-7

CopyRight @ 2009-2020 河南融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09038号-8

CopyRight @ 2009-2020 河南融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豫ICP备18009038号-3